时间: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2013年10月10日
翻译:更桑东智(Kalsang Dhondup)
原文网址:
应哲蚌洛色林寺(Drepung Loseling Monastery)之请,今晨在抵达位于亚特兰大艾莫利大学格兰纪念礼堂(Glenn Memorial Auditorium)之后,达赖喇嘛尊者没有耽误任何时间,立即开始讲解班禅•洛桑确吉坚赞的《甘丹大手印根本颂》(Root Stanzas on Mahamudra)。他向大家说明,他不会按照先念诵祈祷再重复解释的传统程序,而是直接对颂文进行讲解。
尊者带领1200名到场听众念诵传统祈祷文,祷文的首先两句是有关祈请“三宝”护持,随后两句是有关培养生起菩提心(bodhichitta)。这两个部分都提到了“我”,因此要领会它们的含义,必须对“自我”有些了解。
尊者说,“通常,我们认为是‘自我’掌控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但如果认真探究,我们无法找到一个自外于身体和心灵的‘自我’。这便会产生一种理解,即‘自我’是某种名相,就像是一种幻觉。它看上去是确切而真实的,但是我们最终会领悟到‘自我’并非一种单独存在的真实。”
尊者解释到,佛陀谈到过各种不同的觉悟途经,比如声闻乘(Hearer’s Vehicle)和菩萨乘(Bodhisattva Vehicle)。就此而言,在西藏有一种说法叫“《十善法》和《十六净法》”(ten divine norms and sixteen human norms)。其中《十善法》包含了获得更好往生的道德实践,而《十六净法》则更加关注基本的人文礼节。《十善法》关系到宗教修行而且是所有宗教传承普遍接受的,可能一些持“恶见”者是例外。
声闻乘和缘觉乘(Solitary Realizer Vehicle)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解脱,他们专注于“四圣谛”和“三十七道品”以及“十二因缘”。对于菩萨乘而言,目标不是自己的解脱,而是减少有情众生的苦难。菩萨乘更关注修行“无漏三学”并最终成就佛果。而在金刚乘的修行中,一方面(宁玛派)“大圆满法”( Dzogchen)谈到了“九乘”( nine yanas),而后来的一些密宗流派谈到有“四部密续”( the four classes of tantra)。所有这些都可以被看做存在相互之间的关联。所有这些修行的重点都在于获得对心灵本质的理解。
尊者说,“尽管修行方法各有不同,但是他们有这个共同点。我并非说自己是一位瑜伽成就者(experienced yogi),但是在接受了众多教导之后,我得出一个结论,所有这些教导都包含了这个共同点。关于这一点,宗喀巴大师也有同样的看法,他以一种广泛的而不带门户之见的看法来看待他的研究。”
“我从赤江仁波切(Kyabje Trijang Rinpoche)那里得到了《大手印根本颂》以及有关论述的传承并从林仁波切(Kyabje Ling Rinpoche)那里单独得到了《根本颂》的传承。从历史角度看,扎什伦布寺是这种修行方法所属的口耳教授的传承中心。”
在诵读《根本颂》的时候,尊者说,由于心灵在某种意义上是我们宇宙的创造者,选择心灵作为我们有关空性(emptiness)的冥想对象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会产生很大的效果。关于对空性的理解有两个重要途径,即龙树菩萨的《中论》和《大品般若经》,《心经》即属于这部经典。
同样重要的还有下面这些《心经》(Heart Sutra)中的句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尊者建议大家每天思考这些经文,必将在一定的时候对空性有所认识和感知。
在讲解《大手印根本颂》的结尾,尊者说:
“这次讲授《大手印》到此就结束了,由于我们的时间有限,很难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不过,今天讲解的内容事关我们如何转变我们的心灵。动用我们的才智,我们能够改变我们的情绪。要像吃饭一样每天思考这些事情。你不会说‘我昨天吃的很好,今天就不用吃了’。因此也不要认为,‘我昨天考虑过这个问题,今天就算了。’
“这所大学授予我荣誉教授的称号,今天我这个教授的责任算是尽到了。”
尊者应邀前往艾莫利大学校长詹姆斯•瓦格纳的住处共进午餐。之后,尊者接受了一名《纽约时报》作者的短暂采访,这位作者正在为写作一篇有关“艾莫利—西藏科学促进会”的文章做准备。尊者对她说:
“我是一名佛教学僧,佛教有大量有关人的内心世界的知识。现代科学对外部世界有很多了解。如果这两者可以结合起来,我们有可能对现实世界获得一个更加全面的解释。”
下午尊者在大学里参加了两堂课。第一堂课是一门商业研究课程,尊者对学生们说:
“我知道商业和金钱的重要性,但是我不知道如何挣钱。不过,任何人类的职业若想具有建设性必须要有一个善良的动机。这需要通过透明达成相互信任,这对于相互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尊者还谈到,竞争可以被看做两种类型。一种竞争的目的在于阻碍和扼杀对手,这种竞争是负面的。另一种竞争会创造出一种有利于所有参与者的动力,这种竞争是有益的。
在第二堂课,尊者走访了一群曾经看过他的有关世俗伦理书籍的学生。当一个学生提出有些人有精神层面的追求但是对既有的宗教没有什么兴趣,并就此征求尊者的建议。尊者回答说:
“这恰恰是世俗伦理的精神。如你所知,这并不背离我们的精神传统。但是,如果你想更进一步,你可以加上一些冥想,即包括分析性的冥想,就如同你们在这个课堂上进行的各种讨论,也包括反观自己内心排除杂念的止息冥想(single-pointed
meditation),这种冥想能让你的感知变得敏锐。每天早晨你们可以做一些瑜伽,同时进行一些止息冥想。这样做会大有收获。”
最后,有人请尊者谈谈教皇与世俗伦理的关系。他回答说,约翰保罗二世(John Paul II)是一位杰出的人,一位伟大的精神领袖。他曾经问过教皇伦理是否必须以宗教为基础。教皇没有回答,但是他身边的一位红衣主教说,“是的”。教皇本笃(Pope Benedict)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信仰和理性必须相伴而行。”至于教皇方济各(Pope Francis),尊者说,他看起来非常现实而且讲求实际,但是他们还没有见过面;他希望明年能与教皇方济各会面。
至此尊者在亚特兰大的各项活动和会见全部结束。明天尊者将前往墨西哥并在那里停留六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