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7日 星期二

时代杂志:最后的猎人

Thursday, Apr. 17, 2008
作者:AUSTIN RAMZY    
翻译: john lee

鄂伦春人数世纪的狩猎传统正走向消亡
用一支长长的塑料烟嘴抽着香烟,眨动着棕褐色的眼睛,83岁的白雅额图(Bayaertu)说,“打猎是件好事,它对身体好。当你带着猎物回家时,你会感到真正的快乐。”作为一名鄂伦春人(Orogen)【1】——一支中国东北部的族裔,他在孩提时代便和父母开始在野外狩猎。尽管最后一次打猎已经是几十年以前的事了,但他依然记忆犹新。
对于大多数鄂伦春人来说,狩猎是他们的共同记忆。和很多其他少数族裔一样,中国已经将这群人数不多的狩猎者不由分说地纳入了整个社会。当中国精心准备的奥运盛典受到来自西藏和新疆等地的民族冲突威胁时,北京对鄂伦春人的经验展示了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现代化的得失利弊。
几百年来,鄂伦春人游荡在中国大小兴安岭的松树和桦树丛林中,住着和北美大平原部落的圆锥帐篷类似的用兽皮覆盖的小屋,他们称这种小屋叫“斜仁柱”(sierranju)【2】尽管中国经历了连年战乱、革命和入侵,直到上世纪中叶,鄂伦春人的生活方式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代社会开始来势汹汹地侵入了他们的生活。两年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后不久,白雅额图和其他几位鄂伦春头领参加了在内蒙古靠近俄国边界的6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建立鄂伦春自治旗【3】的谈判,这是一种可以追溯到满清时期的行政单位。他说:“他们人太多而我们人太少,我们还能怎么样?”
那时在中国总共只有2251名鄂伦春人。到2000年人口普查时,鄂伦春人口增加到8196人。对很多鄂伦春人来说,狩猎生活的结束意味着他们再也不用为下一顿饭的着落而犯愁了。在旗所在地阿里河镇,有一座记载共产党如何帮助鄂伦春人实现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跨越的鄂伦春博物馆,其中一块牌匾上写道:“解放前,鄂伦春人濒临灭绝,……现在,鄂伦春人正迈向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同意这样的说法。鄂伦春人的传统正丧失殆尽,他们的孩子只会说汉语。他们现在在自己的土地上成为了少数人。向内蒙古的移民使得他们旗的人口增加到了30万人,其中90%是汉人。“过去这里没有公路,没有铁路。这里也没有汉人,甚至干脆没人,”白雅额图说。“你能看见鹿、狍子和各种各样的东西。现在到处都是人,动物早就没影了。”由于狩猎对象的减少,1996年政府立法在鄂伦春旗禁猎。【4】现在仅在一年中的特定时间在毗邻黑龙江省的一些地方还允许打猎,而有些鄂伦春人也仍然进山偷猎,狩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正在消亡。对于以游猎作为文化基础的民族而言,其影响是灾难性的。“他们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白雅额图的儿子白英(Bai Ying)说,他现年46岁,是一名在北京的画家和文化研究者。“他们不会种地,只好整天喝酒。”
总部设在香港,旨在保护这个部落传统的慈善机构“鄂伦春基金会”主席Hing Chao说,对鄂伦春人的同化只能说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成功。“他们的确被同化了。但是他们没有进入社会主流。”为了帮助鄂伦春人增加社会竞争力,北京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初步措施,其中包括提供免费的住房,农业辅导和教育。在中国统治下,鄂伦春人的未来依然有可能是辉煌的。但是到那时,他们的大多数传统也将永远消失在密林深处。
 

【译注】

【1】鄂伦春人(Orogen):鄂伦春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据2000年人口统计,鄂伦春族共有8196人,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省西部大小兴安岭一带。鄂伦春族有语言无文字,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古代鄂伦春族居住在黑龙江沿岸,内外兴安岭,东至东海沿岸及库页岛的广阔林海中。鄂伦春族的族源有的说是“钵室韦”的后裔,还有的认为除“钵室韦”外,还有部分“奇楞”人、“玛涅尔”人、“满珲”人、“毕拉尔”人与土著鄂伦春人融合而成的鄂伦春族。鄂伦春族是典型的狩猎民族,早期以“乌力楞”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
【2】斜仁柱(sierranju):鄂伦春人定居前的居住方式,俗称“撮罗子”。一般是用手腕粗细、30405米长的桦木杆交叉搭建,冬天覆盖狍子皮,夏天覆盖桦树皮。“斜仁柱”朝门的铺位叫“玛路”,左右两侧叫“奥路”。左侧是年轻夫妇的席位,右侧是老年夫妇的席位。
【3】鄂伦春自治旗:成立于1951101日,是我国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旗,也是鄂伦春族最大的聚居区。总面积59980平方公里,处于大小兴安岭山林地带。现旗治设于阿里河镇。
【4】1949年以后,鄂伦春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在鄂伦春自治旗成立后的1953年开始下山定居,到1958年自治旗内的鄂伦春人全部实现定居,结束了游猎生活;1996年,鄂伦出自治旗全面禁猎,实行“禁猎转产”,狩猎经济彻底从鄂伦春族的生活中消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